hellocq.cc|舞台工程,驴友资源,业余无线电技术人的网站

 找回密码
 免费加入业余无线电家园网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16|回复: 0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05法国电影回顾展影片扫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08-4-28 1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关注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05法国电影回顾展影片扫描

法国电影告别无声时代是在1930年前后,三十年代对法国电影来说是十分重要,主要是由于出现了“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几位代表人物如让-雷诺阿、马塞尔-帕尼奥尔,让-维果(见第四单元)等人的影片都将出现在本次影展中。

  让-雷诺阿(1894—1979)的大名已为我国广大电影工作者熟知,本次影展选择了他的两部影片:《乡村一角》(Une Partie de campagne,1936年出品,1945年上映)是根据莫泊桑的小说摄制的“辛酸而短暂的田园情史”(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文版,第334页),被广泛用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金马车》(Le Carrosse d’or,1953)是让-雷诺阿的晚期代表作,这部投资巨大的豪华古装片,讲述了十九世纪一个意大利剧团在西班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的演出过程中,美丽聪慧的女主角与当地总督之间的一段感情纠葛。

  M-帕尼奥尔(1895—1974)原是作家,创作了许多舞台剧本,三十年代初期,他在完成舞台剧本马赛三部曲(《马里尤斯》、《法妮》、《恺撒》)的创作之后,对刚刚出现的有声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宣称剧作家从此以后可以“把戏剧装入罐头了”(萨杜尔《法国电影》中文版,第68页)。于是,他陆续将马赛三部曲搬上银幕,并且获得了极大成功。《马里乌斯》(Marius,1931)是三部曲的第一部,由M-帕尼奥尔和A-柯尔达共同执导。M-帕尼奥尔具有非凡的讲故事的才能,他的作品充满强烈的乡土情结,创作灵感主要源自他对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地区风土民俗的记忆(章乐天《凝视彼岸的家园》,载《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8月29日第8版)。

  四十年代的法国电影因遭到战争的破坏而缺乏生机,然而这个时期依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比如,亨利-乔治-克鲁佐导演(1907—1977)的《乌鸦》(Le Corbeau,1943)就是其中之一,这部情节惊险的侦探片改编自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故事发生在外省的一个小城,一封署名“乌鸦”的匿名信闹得全城惶恐不安,每一个居民都被怀疑是这封神秘匿名信的作者(萨杜尔《法国电影》中文版,第109页)。让-谷克多(1889—1963)的《美女和野兽》(La Belle et la bête,1946)是根据17世纪的故事改编的神话舞剧片,画面模仿当时绘画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拒绝对画面进行光学加工,一流的技术顾问、摄影师、化装师的加盟使影片的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萨杜尔《法国电影》中文版,第118页)。

  第二单元:新浪潮之母

  本单元的设置是为了向一位年轻的老导演致敬,她就是长期以来享有“新浪潮之母”美誉的阿涅斯-瓦尔达(1928年生)。关于这位受人尊敬的大师的情况,《当代电影》(2004年第3期)曾经以大量的篇幅加以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只想补充一件她与本次影展有关的事情。1956年,瓦尔达以顾问的身份陪同法国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并在这个过程中拍过数千幅照片,2005年3月,她将带着其中的百余幅照片到北京进行展览,同时参加法国电影回顾展北京站的开幕式。下面介绍她给本次影展带来的9部影片(以出品年代为序)。

  《穆府的歌剧》(L’Opéra-Mouffe,1958)可以说是一个怀孕的女人的日记,记录了巴黎一条叫穆府达的老街的日常生活景象,此片的拍摄缘自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实验电影展组委会向她发出的参展邀请。她是在自己非常熟悉的街道拍摄这部影片的,片名来自德国导演乔治-威廉-派伯斯特改编自布莱希特歌剧的影片《四文钱的歌剧》。她在回忆拍摄经过时说:“由于当时我怀孕,于是影片正好回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穆府附近,一个怀孕的女人该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呢?……”(法国外交部与电影手册杂志社编《阿涅斯-瓦尔达影片目录》,1994年出版)。

  《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Cléo de 5 à 7,1962)表现了年轻漂亮的女歌手克莱奥在等待医院检验报告(以确诊是否患了癌症)的两小时中,怀着恐惧与焦虑在巴黎街头漫游,并逐渐发现一个更真实的自我和更真实的世界的过程。影片结尾,克莱奥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位即将返回阿尔及利亚战场、同样面临死亡威胁的法国青年士兵,两人结伴来到医院探听化验结果,尽管知道自己患上了癌症,但这时的克莱奥已能坦然面对命运。本片以大胆的创意、灵活的手法和出色的表演,成为最能代表瓦尔达早期美学趣味的影片,也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作。这部影片产生了持久的轰动效应,即便是在几十年后仍然散发着魅力。美国当红女星麦当娜多次观看了这部影片,试图依照美国风情予以重拍,并决定亲自饰演克莱奥,而且曾经多次跟瓦尔达一起修改剧本,但这部影片至今没有拍成(艾利森-史密斯《阿涅斯-瓦尔达》,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02页)。

  《扬科叔叔》(Oncle Yanco,1967)拍摄于美国,瓦尔达在美国为她导演的影片《轻佻的女人》作宣传时,听说旧金山附近有一个与自己同姓的非常有趣的老人,也就是片名中所说的“扬科叔叔”,于是瓦尔达就去拜访他并为他拍摄了这部短纪录片(法国外交部与电影手册杂志社编《阿涅斯-瓦尔达影片目录》,1994年出版)。

  《尤利西斯》(Ulysse,1982)通过对一幅老照片的主人的寻访,探讨了时间、历史及影像资料的意义。本片拍摄于1982年,那时瓦尔达正在为法国国家摄影中心拍摄170集系列片《一分钟一个影像》,目的在于介绍著名的摄影师及其作品,其中包括她自己和她拍摄的摄影作品。有些评论家认为,瓦尔达的真正才能也许更多表现在她的那些以寻找为主题的短片中,本片就是这类短片中的一部代表作。

  《流浪女》(Sans toit ni loi,1985)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遭遇。这个女孩本来是有工作的,但是不知何故过起了流浪的生活。在她四处流浪的过程中,结识了一群像她一样的年轻流浪族。1984年左右,法国出现了“新贫阶层”这样一个名词,舆论开始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年10月,瓦尔达在报纸上无意间看到一整版关于梧桐树病虫害的报道,于是就去进行实地考察,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个浑身散发臭味的女流浪者,她就是影片《流浪女》的主人公的原型。本片是瓦尔达进入创作鼎盛期的重要作品,荣获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南特的雅各》(Jacquot de Nantes,1991)以纪录与虚构交织的手法表现了雅克-德米青少年时期的电影艺术生涯。“雅各”是“雅克”的昵称,因为雅克-德米后来成了瓦尔达的丈夫,本片是瓦尔达为纪念德米(详情见后)去世而拍摄的。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05法国电影回顾展影片扫描(3)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4:06 新浪娱乐
  《拾荒者》(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2000)是一部用DV拍摄(然后转成35毫米胶片发行)的纪录片,曾在发行后的三十个月时间里获得过三十个奖。这部受十九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影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们的形象,而且拾荒者们在瓦尔达的镜头前讲述自己对拾荒的看法。有感于消费社会的种种浪费现象,瓦尔达说“这是一部关于浪费的影片”,拾荒者们的存在使浪费现象得以减少。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


 


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英国]于利安-格莱杰《拒绝浪费》,载英国《画面与音响》2001年第1期)。

  《两年后》(Deux ans après,2002)是《拾荒者》的续集,完整的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在两年后”。瓦尔达说:“我在2000年的纪录片《拾荒者》中所拍摄的东西使观众惊讶、感动并且受到教益,而我却得到了喝彩和奖赏。掌声停下来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只应领取这些喝彩和奖赏中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应归还给影片的主体,他们才是使影片得以存在的理由。另外,我与拍摄《拾荒者》期间结识的被遗弃的某些人保持着联系,为了将他们的消息告诉给人们,我非常自然地拍摄了这部影片的短片续集。”她还说:“这部附属性的纪录片既是对《拾荒者》的回应,也是对它的‘事后思考’。”(法国塔里马斯影片公司编《两年后》宣传资料)。

  《飞逝的狮子》(Le Lion Volatil,2003)是一部喜剧短片,故事发生在瓦尔达居住的巴黎十四区,情节围绕丹菲尔—罗什露广场上的一尊狮子雕像展开,这尊狮子雕像见证了从广场经过的人们的种种活动:相遇、相识……

  时至今日,七十六岁高龄的瓦尔达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2004年,她拍摄了三部纪录片,一是《伊戴萨的熊和其他》,这部影片以瓦尔达参观艺术品收藏家伊戴萨的展览作为开端,展览中的百余幅照片促使瓦尔达去发掘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二是《电影-瓦尔达-照片》,此片系根据她以前制作的三部影片剪辑而成,包括《伊戴萨的熊与其他》(2004)、《尤里西斯》(1982)与《向古巴人致意》(1963);三是《Der Viennale ’04-Trailer》,这是一部2分钟的短片。

  第三单元:新浪潮之果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指出: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二十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规模最广,因为从1959年到1962年的短短四年时间里,百余位新导演拍出了处女作,而且当年的许多年轻导演后来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大师(有些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影坛上),这种现象在二十世纪的电影史上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独一无二;影响最深,因为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美国新电影、巴西新电影等等,甚至可以说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五代电影也是踏着法国新浪潮的余波走向国际影坛的;作用最大,因为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不仅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后人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1959年是世人公认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诞生的年份,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引起轰动的两部法国影片分别代表着新浪潮运动的两种倾向:特吕弗的《四百下》代表着“作者电影”倾向,强调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主导地位,由于这类导演是出身于《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的影评家,故称“手册派”;雷乃的《广岛之恋》代表着“作家电影”倾向,强调电影导演与作家的联合,由于这类导演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故称“左岸派”。曾在80年代担任《电影手册》评论家(现任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的塞尔日-杜比亚纳认为,“手册派”是新浪潮的嫡系,“左岸派”是新浪潮的“表亲”。现任《电影手册》主编傅东从嫡系和旁系中选出了八位代表人物,并将他们统称为“八武士”,他们是: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雅克-里维特,艾利克-罗麦尔,克劳德-夏布罗尔,阿兰-雷乃,阿涅斯-瓦尔达,雅克-德米(傅东《法国当代电影》,法国弗拉马里荣出版社1995年版第46—80页)。本次影展将放映部分武士的部分作品,以及新浪潮之外的某些导演的某些影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新浪潮的果实。

  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1984)去世于1984年,距今二十周年。为了表达对这位新浪潮电影旗手的敬意,本次影展将放映他的《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1980)。许多人已非常熟悉影片讲述的故事:二战期间德军占领时期的巴黎,由于实行宵禁,去剧院消磨时光的人们必须乘坐宵禁前的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在1981年度的法国恺撒电影奖评选中,本片获得了十个奖项。由两位大牌明星(德巴迪约和德纳芙)担纲主演的这部杰作,曾给八十年代的许多中国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让-吕克-戈达尔(1930年—)的名字已经无需介绍。他的成名作《精疲力尽》被视为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美学宣言,他在拍完此片后的感觉是:“我终于能拍出一部我梦想拍摄的无政府主义电影了。”《狂人彼埃洛》(Pierrot le fou,1965)已经成为电影教科书中出现最多的经典影片之一。本片的故事梗概如下:主人公为了摆脱歹徒之手而跟女友一起逃跑,到达一座孤岛时又遇到了更多的歹徒,在杀死了不忠的女友之后企图自杀,就在他行将结束生命之际,突然产生了继续活下去的念头……目前,这位将电影用作“思想工具”(让—吕克-戈达尔《我始终认为电影是一种思想工具》,法国《电影手册》1995年第4期,第79页)的导演继续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的新片《我们的音乐》(2004)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他正在拍摄的影片是《我爱你巴黎》(2005)。

  克劳德-夏布罗尔(1930年—)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1991)改编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同名小说,尽管影片中的主人公有时甚至朗读原作中的某些章节,但是导演的用意并非图解原著(皮埃尔-穆拉主编《家庭影像收藏指南》,法国广播影视杂志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586页),当红女星伊莎贝尔-于贝尔成功地演绎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在新浪潮的导演当中,夏布罗尔是出道比较早的。早在1958年,他就以一笔家庭遗产为资金拍摄了《漂亮的塞尔日》,此片一改当时法国电影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和俗套的表现方法,触及了法国落后乡村的生活和某些不良社会现象。在制作方式上,这部影片以制作费用低、实景拍摄、场面流畅、表演自然预示了新浪潮电影的基本特征。

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05法国电影回顾展影片扫描(4)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4:06 新浪娱乐
  雅克-德米(1931—1990)的《天使湾》(La Baie des anges,1962)讲述了一出发生在法国海滨城市尼斯的悲剧,表现了主人公对游戏的迷恋。这是一部尚未被当代人普遍认识的杰作,卓越的导演手法与优美的黑白摄影堪与布莱松的影片媲美(皮埃尔-穆拉主编《家庭影像收藏指南》,法国广播影视杂志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98页)。1960年,德米在南特拍摄的第一部长片《劳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他也因此被卷入了新浪潮导演的行列中。此片讲述了三个女人三天内的生活,表现了爱情与欲望的痛苦,这个主题屡屡出现在德米以后


 


的影片中,比如我国观众熟悉的《瑟堡的雨伞》(获1964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德米大概是新浪潮导演中唯一的“外地人”,他的家乡南特自1979年起成为三大洲电影节的总部,我国许多导演的影片都在那里放映过。

  莫里斯-皮亚拉(1925—2003)连新浪潮的表亲都算不上,与这位大器晚成的导演终生相伴的是永远的孤独。本次影展将放映他的两部影片:《梵高》(Van Gogh,1991)是一部关于绘画创作的激动人心的影片,表现了画家梵高生命中最后67天的非常经历,剖析了画家自伤自杀的异常行为,正是在精神疾病的严重困扰中他完成了《向日葵》等惊世之作;《在撒旦的阳光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1987)改编自法国著名天主教作家乔治-贝尔纳诺斯的同名小说,阐释了“人类禁不住世俗的诱惑”的主题。在198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这部影片在强烈的争议声中获得金棕榈奖。这个奖对当时的法国电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上一次法国电影获得这个奖是1966年的事了。

  克劳德-勒鲁什(1937年—)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Un homme et une femme,1966)是一出感伤而优美的情节剧,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的浪漫情缘。这部脍炙人口的名片佳作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196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6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更获得了观众的赞誉,影片中甜蜜温馨的旋律早已成为随处可闻的“电梯音乐”。勒鲁什比新浪潮的导演们略小几岁,跟这个运动并没有什么关系,将他的影片放在“新浪潮之果”单元,纯粹是由于影片编组的需要。

 

本版积分规则

小程序

小程序扫码登陆

QQ|手机app下载|中视遐迩(北京)版权所有|手机版|小黑屋|服务号|您好CQ!门户! ( 京ICP备15023877号-4 )

GMT+8, 2024-5-20 11:57 , Processed in 0.0906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